
刊別:雙週刊級別:普遍級
出版地:台灣語文:繁體中文
條碼:4710704470033
出版社:康軒
出版日期:2014年11月15日
本期封面故事
幽默的科學研究~搞笑諾貝爾獎
2014年10月13日,今年的諾貝爾獎得主出爐了!但在9月18日,有一個名字中也有「諾貝爾」的頒獎典禮先舉行,那就是詼諧幽默的搞笑諾貝爾獎(Ig Nobel Prizes,是Ignoble Prizes的諧音)。搞笑諾貝爾獎始於1991年,由科學幽默雜誌主辦,哈佛大學數個社團協辦,於每年九月頒獎給那些「乍看之下好笑,卻又引人深思」的研究。雖然這些「無法也不應該被重複」的研究中,許多帶有一點惡搞的意味,但它們仍然是實實在在的研究,闡揚欣賞科學的方式不一定要嚴肅。每年有十個領域的研究獲獎,包括傳統諾貝爾獎的五個領域——物理、化學、醫學、文學與和平。
充滿歡樂的頒獎典禮
搞笑諾貝爾獎設立的目的是希望能刺激人們的好奇心,藉由這些與普遍認知不同的科學研究,讓人們大笑之後思考:你如何決定科學和其他領域中,哪些是重要的?哪些不是?哪些是真實的?哪些不是?
搞笑諾貝爾獎以諾貝爾獎為藍圖,打造出與之完全不同的歡樂氣氛。話雖如此,但主辦單位可是很認真的看待這個獎項,絲毫不馬虎,不僅部分評審委員和頒獎人都是諾貝爾獎得主,許多得獎者也都是赫赫有名的學者喔!再次證明做研究不一定要正經八百,只要能夠認真看待,都是好的研究。
一看就好笑的認真研究
許多有趣的研究都曾受到搞笑諾貝爾獎評審的青睞,這些研究看似不正經,但卻秉持著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,認真做好每個實驗環節,得出最後的研究成果。其中不乏具有創意的作品,最後還被製成高人氣的商品,深受大眾喜愛,例如:可以過濾臭屁的內褲、會逃跑的鬧鐘等。
2001年生物學獎:
由美國的韋默獲得,他發明了全球第一件用活性炭過濾屁的內褲,穿上後即使狂放臭屁,旁邊的人也聞不到。原本他是為了罹患腸道疾病、容易一直放屁的妻子所設計,意外獲得大眾喜愛,目前已有許多公司用類似的概念做出商品。
2002文學獎:
由美國人西爾厄和克耐那獲得,他們發現大學生常買二手教科書,但若原主人在書中標示的重點出錯時,二手書買主常會被誤導,導致考試時會考得不好。
評審調侃社會現象選出的獎項
搞笑諾貝爾獎除了獎勵趣味的科學研究之外,也和諾貝爾獎一樣,具有關懷社會的一面,評審針對國際上的社會現象評選,並選出得獎者。這些獎項雖然帶有濃厚的調侃意味,但卻一針見血的諷刺使用錯誤方法治理國家的政府或國家機構,讓人引以為鑑。
2009年數學獎:
由辛巴威儲備銀行行長戈諾及該銀行獲得,因為他們決定的貨幣政策,導致辛巴威必須發行面額小至1分大到100兆元的鈔票,幫助民眾學習大的數字與培養優良的計算能力。
辛巴威因為嚴重通貨膨脹,政府必須不斷發行更大面額的鈔票,才能應付民眾所需,2008年9月開始,短短半年間就發行了從1萬到100兆的紙幣,當時100兆紙幣大概只價值1200元新臺幣,民眾一開始換到的小面額鈔票,價值比衛生紙還低,廁所還出現禁止使用辛巴威幣的標語(NO ZIM DOLLARS)。2009年辛巴威重新發行新貨幣,但已經沒人敢用了,目前辛巴威都使用鄰近國家貨幣或美金進行交易。
2009年經濟學獎:
由冰島四間銀行的行政總裁、董事及會計師獲得,表揚他們找出並證明如何將小銀行變成大銀行,再變成小銀行的方法而獲獎。
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也影響了冰島,拖垮了整個冰島的經濟與銀行系統,9月時三家銀行相繼破產,全部由國家銀行接管,但還是抵擋不住金融風暴的威力,最後連國家銀行也破產了,冰島落得需向其他歐美各國借錢的下場。
看似胡鬧卻饒富深意的搞笑諾貝爾獎,還有哪些有趣的獎項與得獎者呢?而“本尊”,學者夢寐以求的諾貝爾獎,又是由誰設立、頒發的呢?進階274期,通通告訴你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